急诊医生24小时处于疫情中心,需求量巨大

澎湃新闻资深记者 李嘉炜

学医是热门专业,近些年临床医学一直被列为高考热门专业,医生这个职业总有光鲜亮丽的一面。

学医也是很辛苦的,且不说“劝人学医天诛地灭”这句老话,实际上,成为一名医生需要长期刻苦学习,还要有耐得住寂寞和压力的能力。

成为一名医生的真实历程是怎样的?2024年8月19日第七个“中国医师节”前夕,澎湃新闻推出《我是医生》系列报道。我们把目光聚焦急诊、产科和儿科医生。他们的科室往往不是医学生的首选,工作中也面临更多“累、难、险”的工作,但他们始终都在。

图片[1]-急诊医生24小时处于疫情中心,需求量巨大-安稳项目网-网上创业赚钱首码项目发布推广平台-首码网

设计:王璐瑶

全年365天、每天24小时开放的急诊室是普通人最熟悉的医院科室之一,但也是很多医生最不愿意选择的科室之一。

“我刚到急诊科工作时,前辈就告诉我,急诊工作者今天就能看到明天,你今天做的事情,和你退休前最后一天做的事情差不多。”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冯磊告诉澎湃新闻记者,自己选择急诊科,是因为他热爱临床工作,已经工作在一线14年。

急诊医生短缺是公开的秘密。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于学忠等人2019年对北京三级综合医院的调查显示,急诊医生三年内的离职率高达62.7%。冯蕾还发现,上海医学院的博士毕业生很少到急诊科,“这几年招硕士生都很难。”

急诊医生的职责是快速有效地挽救患者生命、缓解主要症状,为进一步治疗争取时间。急诊医生面临的临床问题往往综合了内科、外科、重症医学、中毒、灾难医学等多个学科。

“有病有医、有病有收”是急诊科的一大特点。上海一家三级医院急诊科主任说,他的手机24小时开机,随时待命。急诊科的压力不仅来自患者,还有社会问题,甚至医院内部分诊,“很难用几句话形容。”

每一位急诊医生都要学会在“风暴眼”里工作。

有时,他们能在急诊室门口收到患者家属声泪俱下的致谢,感受到作为一名医生的至高无上的荣誉,同时,他们每天要面对繁忙的工作环境、较高的医患矛盾发生率、相对狭窄的晋升路径。

图片[2]-急诊医生24小时处于疫情中心,需求量巨大-安稳项目网-网上创业赚钱首码项目发布推广平台-首码网

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急诊科。

急救如此重要,但我们真的了解急诊医生吗?澎湃新闻记者走进急诊科,重新认识急诊医生在现代医疗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作用。

“我甚至找不到签名的人。”

所有的医生都很忙,但急诊室有点不同。

8月14日中午,在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急诊科,冯磊在诊室内的小隔间里狼吞虎咽地吃着盒饭,身边放着一杯喝了一半的可乐。几分钟后,他便将盒饭吃完,然后赶往急诊室和观察室再查房。

图片[3]-急诊医生24小时处于疫情中心,需求量巨大-安稳项目网-网上创业赚钱首码项目发布推广平台-首码网

这位41岁的副主任医师正值风华正茂,最近在医院急诊科负责各种事务,各个门诊的医生遇到的问题,急诊室、观察室遇到的问题,所有棘手的问题都要他来协调解决,他自称是“大堂经理”。

每年,他当四个月的“大堂经理”,周末也要上班;又有四个月,他负责接待120救护车,每五天上一次夜班;剩下的四个月,他负责病房工作,特别是急诊重症监护室的病人。

相比其他科室,急诊病人构成复杂,危重,有的甚至没有家属。这几天,冯磊重点照顾了几位特殊老人。

图片[4]-急诊医生24小时处于疫情中心,需求量巨大-安稳项目网-网上创业赚钱首码项目发布推广平台-首码网

2024年8月,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冯蕾给一位病人检查。

一周前,一名70多岁的老人半夜被消防员送往医院。冯雷回忆,老人当时昏迷不醒,抽搐不止,体温高达41℃。他很快诊断为中暑,用冰毯、冰帽迅速降温,稳定生命体征。

当冯雷想找到老人家属了解病史时,却找不到人交谈。消防员告诉冯雷,老人在家中晕倒,被卡在储物柜中间动弹不得。不知道过了多久,才有人拨打119求救。

冯磊随后了解到,老人离异,带着女儿生活,女儿有精神问题,老人的女儿也来到医院,但医生无法与她沟通。冯磊找到了老人同住一个小区的前妻,从前妻口中了解到老人的部分病史。

“病人送到这里的时候,病情很紧急、很严重,但有时我们甚至找不到一个能签字的人。”冯磊说,这是急救医疗的特殊性。

图片[5]-急诊医生24小时处于疫情中心,需求量巨大-安稳项目网-网上创业赚钱首码项目发布推广平台-首码网

2024年8月,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冯蕾在病房里与患者家属沟通。

这样的病人不止一个,华东医院急诊科还有一位80多岁的老太太,她一个人,唯一的亲人在南京,发病后被居委会派过来,居委会领导签字同意抢救,幸运的是,老太太病情已经稳定。

“匿名”患者往往集中在急诊科。上海市奉贤区中心医院急诊科主任、主任医师陈康从事急诊工作30余年,他表示,称呼患者为“匿名”,并非不尊重,但医生接诊患者时,几乎不知道患者的姓名、年龄等基本信息。

图片[6]-急诊医生24小时处于疫情中心,需求量巨大-安稳项目网-网上创业赚钱首码项目发布推广平台-首码网

上海市奉贤区中心医院急诊医学科主任陈康。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医生在抢救病人时,不知道病人的病史,不知道是否有禁忌症,不知道病人是否有传染病,就像走钢丝一样。治病救人是医生的天职,医院对这类病人一般都会开通绿色通道,有专项资金保障基本治疗。但不管这类病人好转与否,都可能引发纠纷。

“甚至有的人被救回来了,家属却有别的想法。”陈康说,幸好这种情况毕竟极其罕见。

图片[7]-急诊医生24小时处于疫情中心,需求量巨大-安稳项目网-网上创业赚钱首码项目发布推广平台-首码网

2024年8月,上海市奉贤区中心医院急诊医学科主任陈康(左)成功救治一名中暑患者。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深夜大消费者”

急诊科是全年无休的,熬夜的都是急诊医生。澎湃新闻记者见到张晓庆时,她已经连续工作了26个多小时,刚刚结束夜班。

8月15日上午10点,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上海长海医院)急诊科忙碌起来。一楼大厅、二楼、三楼病房里收治着大批患者,一些暂时留观的患者躺在走廊的病床上。这家三级医院的急诊科每天接诊上千人次,医护人员穿梭在不同的诊疗区域救治患者。

图片[8]-急诊医生24小时处于疫情中心,需求量巨大-安稳项目网-网上创业赚钱首码项目发布推广平台-首码网

2024年8月,上海长海医院急诊科一楼走廊里,有临时观察的病人。

张小庆在三楼重症监护室救治危重病人。这个刚满30岁的年轻医生,在长海医院急诊科工作已有一年,目前是一名住院医师,跟随主任医师接诊病人、记录病程、开具医嘱,在资深医师指导下进行临床操作。

图片[9]-急诊医生24小时处于疫情中心,需求量巨大-安稳项目网-网上创业赚钱首码项目发布推广平台-首码网

2024年8月,上海长海医院急诊科住院医师张晓庆在病房里。

虽然刚熬过一夜,但她看上去依然精神抖擞,拉着两把圆凳在楼道里简短接受了记者的采访,便匆匆忙忙进了重症监护室。两天前,一名61岁的男子夜间饮酒,在军工路上从电动车上摔下来,陷入昏迷,半小时后被交警送往医院。医生诊断该男子颅骨骨折,下肢多处骨折,目前插管,神志不清。张小庆每隔一两个小时就测量并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

“正常情况下我是24小时值班,但有时30个小时也下不了班,得把手头的任务做完才能下班。”张小庆说,幸好自己年轻,忙起来也不觉得累。

图片[10]-急诊医生24小时处于疫情中心,需求量巨大-安稳项目网-网上创业赚钱首码项目发布推广平台-首码网

2024年8月,张晓庆,上海长海医院急诊科住院医师。

冯磊在急诊科“不分昼夜”忙碌了14年,夜班仍是他工作的一部分,相比之下,其他科室就没那么辛苦了。冯磊开始意识到,上了一定年纪,身体能承受的疲劳程度,已经和年轻时不一样了。

但他始终咬紧牙关,坚持下来,从第一天进急诊室工作起,他深知急诊医学的压力与责任。

2009年,冯磊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心血管内科硕士毕业后,加入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急诊科,前三年在急诊科担任住院医师,直到2012年,第一次在急诊室工作。

冯磊还记得自己接诊的第一位病人。那天早上7点,他交接完夜班医生后,就进了急诊室。此时,门口已经站了好几个病人,其中一位是喝醉酒的女人,似乎不吭声。冯磊走过去一看,发现那名女子脸色发青,身上有大量呕吐物,他立刻焦急起来。女子身边没有家属陪伴,冯磊俯身细看,女子的自主呼吸已经停止,呕吐物堵塞了她的气道。

“那是我第一次在急诊室工作,病人停止了呼吸,我立刻浑身冒汗。”冯磊急忙把病人送到急诊室,在急诊室第一次给病人插管,把女子呕吐物全部吸出,和同事一起给她戴上大号呼吸机。过了一会儿,他在监视器上看到病人有了呼吸,然后是心跳,意识也在慢慢恢复。

冯磊的手在颤抖,额头冒着汗。换班时医生很忙,有时积压的病人很多。如果不是他及时发现女子病情的发展,情况可能就不一样了。从第一天进急诊室开始,冯磊就告诉自己,急诊医生要提高警惕,“你的工作,往往就是别人生死边缘。”

后来冯雷打听才知道,女子是上海的外省导游,二十多岁,前一天晚上陪游客喝酒过多,被120送去医院,住院一周后女子出院。出院前,女子找到冯雷说:“你救了我,谢谢你。”冯雷说,生命只有一次,不要喝那么多酒。

在“风暴尖”工作

简单来说,紧急情况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3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免输入评论
夸夸
还有吗!没看够!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