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方城市 01
——————-
每两周发布一篇优质长文
深入研究城市生活
中国只有两种城市,一种是正在火起来的城市,一种是希望火起来的城市。
城市越来越趋同,无论是房价、GDP,还是各种造城运动,曾经被贴上“网红城市”的标签,意味着一座城市从千篇一律中脱颖而出,其独特性终于被塑造、被挖掘,被这个卖城市的大市场所认可。
那么,一个城市需要具备什么样的要素才能成为网络红人呢?
奇怪!奇怪!奇怪!热门城市的必备元素 1
城市的魅力往往和人们的想象力相连,要么超乎想象,要么激发想象。
人们常说“照片能说明一切”,但这座光怪陆离的城市总有办法让你不相信自己的眼睛。
轻轨从居民楼中间穿过、吊脚楼仿佛从《千与千寻》里走出来、立交桥分分钟秒杀所有导航仪……重庆以出其不意的城市奇观频繁活跃在互联网上,吸引着人们的目光。
外地游客的惊叹和重庆本地人的冷漠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如果你在重庆问路,本地人告诉你坐8楼的公交车,别怀疑,直接上去就好。
有些事情看上去很奇怪,有些事情听起来就很不可思议,比如成都九眼桥事件。
春风醉人的夜晚,一名“成都强悍女子”将路边一名男子推倒在地,脱掉其裤子,并坐到其身上,这一颠覆性举动引发网友们的想象。
不少外地男网友专程来到桥上,排成一排趴在桥上,大喊“姐姐你快回来。”一位当地人问外地朋友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要去九眼桥吗?”
不知道妹妹是否已经再次出现,但意外好运的都市传说仍然飘荡在醉夜里。
摇一摇!摇一摇!热门城市的必备元素 2
一个在网络上爆红的城市,大街小巷到处都是拍抖音视频的人。
开心地摔个碗,美美地咬个毛笔,拍个视频发抖音,轻轻松松就能收获几十万个赞,普通游客顿时有了主角光环,花费却只是旅行花费的几分之一。
抖音上的一段视频只有15秒,无法容纳宏大的叙事,只能容纳一个城市最细微、最可感知的细节。西安街头,斑马线处车辆让行人先行,是城市交通的一个细节。济南大雨中,餐厅老板邀请一位拾荒老人进屋避雨,是关爱弱势群体的一个细节。
场景不需要很特别,最重要的是真诚,陌生人之间要有同理心。说到底,城市里让人留恋的不是高楼大厦,而是人。
唱!唱!唱!网红必备3大要素
没有一首歌曲能够描述一座城市,但是反过来,任何一首歌曲都可以捕捉到城市化的一些共同特征。
这首歌一响起,就打动了你。也许是因为这首歌起源于你居住的城市,在坚硬的背景下,你特别渴望柔软的安慰:
“陪我走在成都的街头,直到所有的灯都熄灭才停下。”这首歌毫不费力地打开了回忆的大门,让你仿佛走进了那座城市,成为了歌词中的主角。
“城墙下面,堵车的都是西安人,不管去哪里,都排队吃馒头。西安的高楼大厦中,东郊就有一座,在西安人的心里,这是西安人的火锅……”一首被毁掉的《西安人之歌》,唱出了城市年轻人的期盼与无奈。
简单的旋律,连接着一端巨大的城市,和另一端微小的个体。不知何时何地,这份微妙的关系,突然以BGM的形式响起。
从临时居留到永久居留,
成都能给予我们什么启示?
重庆、西安、成都,这三座西部城市都具备“奇怪、刺激、好唱”的特点,被称为“网红城市”也就不足为奇了。
重庆从来不缺话题,爆红一波又一波,据说它已经不满足于做“全国第一网红城”,要成为国际化网红城。
西安太稳定了,几十年来一直被称为“古都”,大家觉得这里是“应该去”而不是“想去”的地方,这个城市早就应该火起来了,终于火起来了。
所以,如果你想知道如何成为网红,看看重庆和西安吧。
熊猫品牌在全球各地使用,成都成为业内认可度最高的国内城市。虽然在使用抖音的年轻人眼中,成都的优质视频数量远不及重庆、西安。
但成都是否已成为“过气网红”?NO!
五一假期,西安共接待游客1014.56万人次,比成都多30.76万人次,但西安的旅游收入仅为成都的三分之一。
相比西安、重庆等网络热门城市,成都在“五一”期间的游客量并不是最多的,但游客的消费却是最多的,将游客留在城里而不是留在景区并不容易。
成都有1604.47万常住人口,2017年有36.4万人落户成都,我出差的时候去过成都好几次,也认真地把它列入了我想去的定居城市名单里。
“少不进川,老不离川”,这是古人对年轻人的忠告。年轻人不要太早去四川享乐,而应该四处游历,做一番大事业。但“少不进川”这句话在今天已不合适。是什么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来到成都呢?
这里最重要的是生命
—————————
易中天说,成都有广州、苏州、杭州、柳州的优点,但没有它们的缺点,在这里,你可以快节奏工作,也可以享受慢节奏生活。
即便你来成都之前没有喝过茶,也会忍不住想去茶馆点一杯盖茶,热气腾腾,人们聊天打麻将,生活就像干茶叶的滋润。
四川人素以热情好客、悠闲自得而闻名,喜欢多一点烟火气,很多人围着一锅滚烫的油,边吃边聊,边笑边玩,无拘无束,好不惬意。
牛肚、黄喉、脑花、猪肠等,狼吞虎咽吃下去,一会儿就舀出来,沾上辣椒油,好吃到不介意辣。
梁文道曾说:“火锅是最极致的团圆。”因为火锅的烹制方法只有一个,不管什么,直接扔进去,边煮边吃,真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早年四川是劳务输出大省,四川人到哪里打工,哪里就有川菜馆开,很多人还没到四川,就被麻辣香喷喷的火锅诱惑了。
吃火锅,不只是美食,不只是团圆的气氛,更是人情味,有了人情味,一个个团体才得以建立、巩固。
钱钟书在《食》一文中写道:“这个世界乱糟糟的,充满着摩擦和冲突。只有两种最和谐的东西是人造的:音乐和烹饪。”
成都既有川菜馆的繁华,又有适合酒吧成长的沃土。
赵雷曾经唱过的酒馆隐藏在一栋居民楼下面,听着山歌里的故事,随意的聊天,没有时间去计较烦恼,只有快乐充斥着身体的每一个细胞。
随着华灯初上,夜生活开始活跃起来。约上三四好友,喝上十几瓶啤酒,去兰桂坊或九眼桥逛逛。工作上的烦恼和生活中的不快瞬间烟消云散。
成都酒吧的音乐水平在国内绝对是数一数二的,这座“超级女声之城”聚集了不少艺术院校,李宇春、何洁、谭维维、魏晨等都是四川音乐学院的毕业生。
来到成都学唱歌、热爱唱歌的年轻女孩和小伙子们,在酒吧里表演,梦想通过这个小舞台实现惊艳蜕变。
普通人和网红之间,或许只差一个舞台的距离。
你可以玩任何游戏。没有你不能玩的游戏。
——————————–
来到“休闲之都”,并不代表从此就可以完全不奋斗、过上结局可预知的生活。
成都人爱玩、会玩、敢玩,将自己的见解充分注入到游戏、动漫等产品中,各种潮玩都能在这里很好地生存下来。
3D动画片《胖娃娃去成都》里的两只熊猫宝宝,可爱得让人血脉喷张,有人说看了一次就入迷了,整天哼唱着“成都最好玩”。
很多人以为这是官方的形象片,但其实是经过四位“细节把控”耗时一年多打磨而成的。只为得到蓬松、微卷的秀发效果,就花了半年时间反复模拟实验,用两台电脑、上百个参数“拼到底”。
四位成员分别来自广西和福建,在成都读书创业,甘当“蓉漂”,因为这里有一群追梦的人,他们不愿做网红的追随者,而是想做网红爆款的创造者。
短视频“办公室小夜”是走出成都的一匹“黑马”,这家王思聪曾经路过的游戏公司,后来以39亿的价格卖出,成为西南地区的准独角兽。
成都连续3年蝉联新一线城市榜首,在商业集中度、城市枢纽性、城市人口活跃度、生活方式多样性、未来可塑性五个维度位居新一线城市第一。
一线城市有IT、金融、文化产业,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成都已经成为“网红产品”生长的沃土。
重要的是,这里的房价不算离谱,一个努力的程序员,还能住得起学区房,养活老婆孩子,周末偶尔自驾游一圈。
相比其他几个二线城市,杭州房价难以承受、武汉缺乏良好生活氛围、西安宜居性有待提升,成都太容易成为权衡各方面利弊之后的选择。
要想继续存在,就必须有一个人道的未来
—————————————
成都依山傍水,一年四季四季分明,总有令人惊喜的风景,巴山蜀水不仅让人赏心悦目,更悄悄地溜进人们的心里。
“世界这么大,我想出去看看。”这封辞职信表达了许多年轻艺术家的梦想。
写这封信的女老师顾少强一下子成了网络红人,她原本想在云南结束行程,但在逛了成都市区、吃了一顿又一顿的黄龙溪后,她又动摇了。
随后她来到崇州街头,那里质朴而古老的气息触动了她的心,在未看过世面的风光之前,她选择留在成都,和爱人一起在古镇开了一家客栈。
现在她每天背着篮子去赶集,熟悉了她的商贩们都会照顾这个新邻居,她买肉就给她玉米骨头,她要两斤就多给她几斤。
真正的生活不是在网上的热搜里,而是在每天真实的人际交往中。
成都有小桥流水的老派韵味,也有现代都市的人情味。
交通拥堵是困扰中国许多大城市的“城市病”,在曾经的自行车王国,自行车骑行者却成了最让人心烦的道路使用者。
但在成都,人们重新找到了骑行的乐趣。下午5点,成都人就骑着自行车回家,快乐和自由每天都比其他城市来得早。
美国人林高高和安博远热爱自行车文化,他们在成都骑了几天自行车,遇到很多自行车爱好者,一个个笑容满面,竖起大拇指。正如慕容雪村所写:“走在成都的街头,每个人仿佛都很熟悉,每个笑容都仿佛有深意。”
来成都之前,他们走遍了中国20多个城市,和成都的自行车爱好者们聊天,就像在茶馆里闲聊,话题似乎说不完。两个美国人当即决定辞去北京的工作,到成都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开一家自行车店。
受湖北、湖南移民历史的影响,成都人天生乐观开朗,善良友好,别说外省人,就连来成都吃火锅的外国人,也亲如一家。
怎么出名?看西安,出名之后再看成都
—————————————
成都既有盖碗茶的惬意,也有春熙路的繁华;既有巴蜀文化的积淀,也有脑洞大开的创新。在这里,年轻人可以像大人一样工作,像孩子一样玩耍。
成都就像一锅热腾腾、美味可口的火锅,有着一股向心力,把乐观淡定的成都人和来自世界各地的“蓉城移民”牢牢地攥在手里,甚至已经开始把不少在外漂泊的成都人“勾”回来。
十多年前全国反差婊吃瓜黑料热门网曝,成都就喊出了“来了就不想走”的口号。回首过去,成都已经走过了漫长的道路:如果说现在很多城市都在忙着成名,那么过去十几年的成都就是一本生动的“以后成名指南”。
王小波曾说过:“一个人仅有此生是不够的,还应拥有一片诗意的世界。”如果说中国有一座诗意的城市,在我看来,成都绝对是其中之一。
我不是在为成都做广告,我只是觉得,一个有未来的城市,应该是一个能照顾到年轻人多元需求的城市,一个年轻人能留下来的城市,一个年轻人愿意称之为“家”的地方。
呐喊的姿态是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是让人留下来。在这方面,吸引人的城市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