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与历史分析#
花园口(二首)
古风/林旭升
(一)
花园口曾形如干渠,黄河水声洪亮。
写《安澜》的时候,心里很难平静,因为人物并不真实。
(二)
1938年,兰峰溃败撤退,蒋以水阻兵。
滔天罪行淹没了五湖,决堤的洪水震惊了六国。
七层塔不能赎罪,八舌辩驳也不能清除罪恶。
云外仇难忘,十洲史难载。
【原文,20210812】
诗歌很短,史实却很长……
(今年河南遭遇“七二零洪灾”,但我们也不能忘记83年前的“花园口事件”)
【文本】:
1.忘记灾难比灾难本身更可怕!
趁着辅导儿子做《黄河知识》作业的机会,我驱车25公里,来到郑州北郊花园口镇花园口村。蒋介石炸毁花园口大堤已经83年了。河南的老人大多不会忘记那场灾难,但新世纪的我们的孩子能不能对那场人为灾难有所了解呢?也许有人还能从先辈口中听说,也许有人已经忘记了!
【在这篇阅读量达到5万后被限流、评论全部被删除的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出很多年轻人(微信流行后,“企鹅”的受众基本都是未成年人)对花园口的历史有着扭曲的理解,不看不知道,看完才震惊——“我们的历史教育真是一言难尽”】
【我只有阅读同步发表文章的权限,但无权评论、回复、删除、禁言。看了一千多条评论,我震惊地发现,有不少人认为轰炸花园口没什么大不了,还有人认为这是战争的必要,想为“蒋介石决堤事件”洗白。以上只是一千多条评论的几张截图。我向平台投诉后,管理员已将评论全部删除。】
当我读到这些评论时,我不仅惊讶,更感到深深的不安。发表这些评论的人真的认真学过历史吗?还是现在的历史教科书对花园口事件这样严重的人为灾难过于淡化了?
刘震云写作《重温1942》的目的,从他的回答中可以得到解释:1990年,我读到钱刚写的《唐山大地震》,才知道1942年河南饿死了300万人。个别的死亡也是生命,会感受到。但300万只是一个数字,与二战奥斯维辛集中营100万人的死亡相比,我感到震惊。后来,当我采访那些经历过1942年的人时,发现他们都忘记了。遗忘比震惊更有力量,我又感到震惊。遗忘的原因有两个:一是不重要(1942年,显然不重要);二是重要,但太频繁,灾难司空见惯。
河南省地处中原,“兵家必争之地,四面楚歌之地”。乱世之中,谁被这八个字击中,谁就倒霉。因此,每逢乱世,河南省便灾祸频发。或许,就像刘震云笔下的延津老人一样,灾祸多得让人麻木。但如今,我们才过上几年小康生活,距离花园口事件也不过83年。对于历史上的人为灾难,铭记它们,是为了避免灾难的再次发生。忘记历史,忘记灾难,比灾难本身更可怕,这也是我重写《花园口》这篇文章的原因。
2.花园口事件
历史上,1938年6月9日的“黄河花园口决堤事件”与“长沙文西大火”、“重庆防空洞惨案”并称为抗战时期“中华民国三大人祸”之一。蒋介石的花园口决堤事件是破坏性最强、影响时间最长、人员伤亡最多、经济损失最大的一次。蒋介石的“以水代兵”之举,百害而无一利。
蒋介石花园口大堤溃坝的直接后果是:溺亡近90万人,无家可归391万余人,淹没耕地2994.3万余亩,当时直接受灾面积达三省44县5.4万平方公里,工农业经济损失难以估计(仅战前一年估计就达10亿以上)。
蒋介石花园口溃坝的间接后果:黄河改道入淮河历时9年,河道越宽越大,受影响面积涉及豫、皖、苏三省29万平方公里土地,受灾人口达1200多万人,间接造成河南“民国二十二年大饥荒”。1942年以前,河南省连续两年发生饥荒,全省一半沦陷,第一战区总司令蒋鼎文、汤恩伯所部不断向民众大量征收粮食和赈款,最终导致河南至少300万人饿死。黄河改道9年的影响,实际影响到豫、皖、苏三省3500万人。
3.花园口事变前奏:蓝峰溃败
1938年5月19日,日寇攻占徐州,沿陇海线西进。第一战区国民党军出动12个师团,在薛岳的指挥下,对兰峰地区被孤立的土肥原贤二的第14师团(共2万人)展开围攻。战斗中,蒋介石直属将领桂永清、黄捷出逃,兰峰围城失败。
桂永清、黄杰的部队拥有当时最好的装备(德式装备,还有一个坦克大队),人数上占优势,但因为怕死,错失了战斗机会。河南“兰丰之战”成为抗战时期中央军正面战场上最大的笑话。此战不仅没有达到围剿土肥原部队的目的,还遭到两万余日军的反攻,蒋介石军惨败。把一手好牌打坏了,为了阻断日军西进,蒋介石开始下令炸毁黄河花园口大坝。
花园口大坝的溃坝任务,是由尚震的黄河戍守部队执行的。地点最初选定在中牟县赵口,但由于流沙过多,大坝炸开后,溃坝很快被堵住。蒋介石收到反馈后,经紧急商议,选择在新八师驻扎的郑州花园口溃坝。在此过程中,蒋介石担心部下溃坝被动,多次通过口头指示和电报敦促部下“不可心软”。6月9日凌晨,经过两天两夜的连续挖坝,花园口大坝终于溃坝。
花园口大坝溃坝后,黄河水迅速顺着贾鲁河而下。第二天,黄河中上游连降暴雨,黄河水量剧增,决口越来越大,被堵住的赵口(蒋介石选定的第一个坝段,没有溃坝,但大坝受损严重)也被洪水冲垮。赵口、花园口两股水流汇合后,贾鲁河暴涨,漫溢的洪水冲垮了陇海铁路,奔流到地势较低的豫东南地区。近百万人在睡梦中被葬身大海。
日军被黄河阻击后,由徐州南下,经蚌埠,渡过淮河,与合肥其他日军会合,从长江北岸进攻武汉。蒋介石“以水代兵”的战略并未起到实质性作用,武汉还是失守了。
从赵口溃坝失败,到花园口坝再次溃坝,蒋介石根本没有想过河南、皖北、苏北几千万普通百姓的生存之道。
4.花园口事件先例:破坏母亲河的,一般都是“浪子”
历史上,母亲河溃坝而“以水代兵”的事件,都是人为的重大灾难,其结果总是弊大于利,溃坝后的黄河水患地区往往犹如人间地狱,人间惨不忍睹。
宋朝时期,金国第二次攻宋。在攻克开封前夕,大名府刺史杜充下令决口黄河大堤,让黄河水从泗水流入淮河,企图阻截东来的完颜宗望追兵。然而,这一举动不仅未能阻断金国的战线,还直接导致至少二十万平民被淹死,洪水过后流离失所、瘟疫造成的死亡人数更是数倍。北宋最繁华的两淮地区被毁,近千万人无家可归,沦为流民。
明崇祯十五年,李自成围攻开封初期,明军企图引黄河水淹农民军。计划失败后,受“水攻”启发的李自成趁九月黄河涨水之机,引水淹城。开封被水浸泡数十日后,城墙坍塌。纣王与守城将领早已乘船逃走,留下一座空城,房屋被毁,伤亡惨重。“得不偿失”的明军守军未能“以水代兵”,惨遭杀害,祸及开封及下游地区的百姓。据史料记载,开封下方七百里地成为汪洋大海。直到二十年后,开封才在旧址重建。 城未筑前,有人从开封向东南方向步行六天,一路上不见人影,却见野草遍地、狼兽成群。
蒋介石的做法和杜充、周旺如出一辙,溃坝的结局也十分类似——均未能有效抵抗敌人的进攻。“前车失陷,不为后车所鉴”。蒋介石视人命如草芥,迷失了方向,支持者寥寥。“花园口事变”也反映出蒋家王朝日后没落,将失去民众的支持。在国共“大决战”的最后一战“淮海战役”中,河南、皖北、苏北等地的普通民众自发组织起来,用大车为我军提供后勤补给。主席曾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豫苏皖“黄淮地区”人民的大车干出来的。解放军支持者众多; 蒋介石军队支持者少,解放军怎能不赢?蒋介石怎能不输?
5.人为灾难屡屡发生,没有人能够汲取历史教训。
历史上的灾难还没有走太久,但浪费食物、颓废音乐、娱乐至死的风气,已经渗透到今天很多孩子身上(比如今年五月初的“为明星喝彩倾倒牛奶事件”)。这些人已经忘记了先辈抗战的艰辛和饥荒年代的苦难,更难从八年抗战(后修订为十四年抗战)中得到历史箴言。我们孩子的历史教科书一次又一次地修改,花园口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只在八年级课本第97页右下角用一段小字简要地描述了一遍。课文贴在“保卫武汉”这一页,但蒋介石破花园口大堤“以水代兵”的“胜利”也只是淹死了七千余日寇,武汉没救了,依然沦陷了。
花园口溃坝事件,导致河南全省溺亡89万人(相当于日军在“南京大屠杀”中杀害军民人数的3倍,占抗战期间我国3500万人口损失的2.5%),毁坏良田800多万亩,受灾人口1200万人。然而间接引发“1942”的严重饥荒却被忽略了,1942年,保守估计河南饿死人数达300万人。除去抗日战场上牺牲的河南战士,仅因花园口溃坝造成的灾难,河南全省溺亡或饿死的人数至少有400万人!
抗日战争时期,河南省遭受“水灾、旱灾、蝗灾、汤恩伯兵、土匪”四大灾害,1942年网曝吃瓜黑料在线网站首页,在半数省份沦陷、大片良田被水淹没的情况下,征用军粮200万石(征粮量居全国第五位,人均征粮量居全国第一)。在灾害频发的“第一战区”,仅1942年河南省就派出190万壮丁参军,位居全国第二位。 他们遭受的打击最重,肚子饿得最厉害,贡献最大,忍受着蒋介石的无情剥削,但他们所筹集的蒋介石中央军(蒋鼎文、汤恩伯的部队)军纪很差,士兵如土匪,没有战斗力,还拼死欺负百姓。战场上的中央军一片混乱,正面表现还不如一些地方杂牌军。洛阳是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的临时首都,洛阳战役前,司令部高层先逃,坚守了21天的正是来自豫西的土匪集团“镇嵩军”。
蒋介石及其亲信的花园口溃坝事件,使中原人民丧失了四百多万生命,中原人民必须记住这场历史性的人为灾难,蒋介石将被钉在耻辱柱上,永远无法翻身,谁要为蒋介石花园口溃坝事件洗白,谁就是颠倒黑白,谁就是中原亿万人民和中国人民的罪人!
在文章的最后,我还是想重申那一句话,“忘记灾难比灾难本身更可怕!”
#行走中原##郑州之行#
#《旅行灵感》#第50期
初稿,20210812
第二稿,20230609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