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前,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对高校安全稳定构成严峻挑战,如何有效应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成为提升高校治理能力亟待解决的问题。高校应分析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形成的原因,从提高新闻应对能力、完善舆情应对机制、加强网络道德教育三个方面形成针对性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策略。
[关键词]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应对策略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快速性、非理性、扩散性对高校安全稳定构成了严峻挑战,如何有效应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成为提升高校治理能力亟待解决的问题。新媒体时代,新兴媒体的迅猛发展为网络舆情传播提供了更加多元、便捷的渠道。面对日益复杂的网络舆情生态,高校应深刻把握高校网络舆情生成与传播规律,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发生,将其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内涵与特征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是指各类社会群体利用互联网为平台和计算机辅助传播工具,围绕即将发生或已经发生的自然灾害、事故、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事件所发布的包含各种情绪、态度和观点的信息。基于此,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是大学生通过互联网平台围绕即将发生或已经发生的各类突发事件所表达的情绪、态度和观点的总和。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作为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一个子集,除了具有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快速性、非理性、扩散性等一般特点外,还具有自身的一些特点,主要体现在传播速度、表达方式、传播内容和传播后果等方面。
从传播速度上看,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传播速度更快。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爆发往往比一般网络舆情的爆发速度更快。这不仅因为大学生对自媒体的关注和熟练运用,还受到大学生“群居”生活方式的影响。集体生活使得大学生之间能够频繁地交换信息。口口相传和网络传播的线上线下互动传播方式进一步拓展了大学生获取和传播信息的渠道,从而加速了网络舆情的演变。
从表达方式来看,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表达形式更加多样化。在信息社会中成长起来的大学生,对快速更新的网络技术适应能力强,能够灵活选择多种表达方式,想象力和创造力丰富,喜欢对信息进行技术化处理,在文字运用时,经常加入网络流行用语,选用各种新颖的表达方式。这种泛娱乐化的表达方式,使得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更容易被关注,传播速度更快,扩大了网络舆情传播范围。
从传播内容来看,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内容更加丰富。在新媒体时代,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获取国内外热点事件,并轻松参与其中,因此传统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不会受到高校“围墙”的阻挡。同时,集体生活中的大学生比社区生活中的普通居民彼此联系更加紧密,因此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内容往往五花八门、多种多样,既有国际时事、国内热点、社会事件,也有宿舍矛盾、情感交流、休闲娱乐、校园生活等。
从传播后果看,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更容易引发群体性事件。突发事件爆发突然,具有敏感性、破坏性、极端性,学生在发表评论时没有时间了解事情全貌和进行深入思考。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期,容易受他人观点影响,网络舆情中偏激情绪化的言论对大学生具有很强的煽动性。一旦有学生带头将不满转化为实际行动,很容易得到其他大学生的回应。从“线上”到“线下”的转化便捷迅速,进而引发群体性事件,形成难以控制的被动局面。
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成因
从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内涵分析不难发现,事件的传播与舆情的生成,都是高校范围内基于网络媒介的一般传播过程的具体衍生物,其生成原因具有共性与个性交织的特点。因此,在分析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生成原因时,除了把握传播学中传播过程的关键要素外,还要注重对信息、媒介、受众等特殊性的分析。
一、突发事件是激发高校网络舆情生成的“导火索”
网络舆情的形成需要外部条件的刺激,主要指网民关注、热衷讨论的社会事件。相比于其他社会事件,突发事件更容易引起大学生的关注,从而引发高校网络舆情。这是因为突发事件具有以下特点:
一方面,突发性、不确定性。突发事件爆发前没有先兆,不确定性程度较高。突发事件发生后,如果管理者不能在短时间内给出合理的解释和应对措施,很容易引起群众的不满,从而引发网络舆情。另外,突发事件的发生原因、影响、发展趋势等都存在不确定性,这很容易激发大学生的好奇心。
另一方面是危害性和传播性。突发事件危害性很大,会对社会成员的财产、健康甚至生命安全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面对突发事件,公众往往会产生恐慌、无助、焦虑等负面情绪。这些负面情绪在网络上宣泄后会进一步加剧,并迅速蔓延,在极短的时间内得到广大网民,特别是年轻而充满活力的大学生的响应。
2.大学生是高校网络舆情生成的主力军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5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10.67亿。相比于其他网民,大学生群体的特点决定了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传播的特殊性。
在性格特征上,大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质疑精神强,敢于表达内心的想法,维权意识强。一旦学生感到自己的利益或尊严受到损害,就会勇于在网络上表达自己的诉求,为自己和群体的权益而战。对于与自身利益无密切关联的社会突发事件,出于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他们也会勇于在网络上“露面”、发声,从而引发网络舆论。
从成长经历来看,大学生成长于信息时代,被称为“网络原住民”,他们从小就表现出对网络的天然亲和力,喜欢并非常善于使用网络。长期依赖网络渠道获取信息的经验和习惯,使得大学生容易且愿意相信网络信息。同质信息源传播特征的一致性,会造成同一事件的重复发生,从而增强突发事件对大学生的吸引力,更容易生成网络舆情。
从人际交往特点来看,大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人际交往原子化,虚拟网络为他们提供了广阔的表达空间,匿名性、距离性的特点使得每个人都可以在这里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因此,当突发事件发生时,大学生更愿意通过网络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上述特点,使得大学生很容易在网上“围观”突发事件、大胆“发声”,成为网络舆论的“主力军”。
3. 互联网是高校网络舆情的载体
舆情的发生需要借助一定的媒介工具。传统媒体时代,舆情通过报刊、杂志、电视、广播等工具进行传播。新媒体时代,舆情的中介工具发展到互联网,包括各种新型社交媒体平台。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带来信息传播方式的不断变化。传统媒体时代,公众所接收到的新闻信息经过专业人员的审核、筛选,舆情发展方向被“守门人”牢牢把控,一些“越线”信息只能通过各种渠道传播,受众面较窄,影响范围较小。
网络技术的普及极大地颠覆了传统的信息传播模式。自媒体时代的到来,人人都有发布信息的权利,大大弱化了传统“守门人”的作用,使信息传播模式更加分散,网络上不同层次的大量信息令人应接不暇。“守门人”作用的弱化,导致网络上出现大量虚假、错误信息。自媒体的创意性、娱乐性、互动性等特点,满足了青少年的心理和行为需求,常常受到大学生的青睐,成为舆论传播的“源头”和“助推器”。
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应对策略
相较于一般网络舆情,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传播速度更快、表现形式更加多样、内容更加丰富,更容易引发群体性事件,如何有效应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已成为提升高校治理能力亟待解决的问题。
1.提高高校应对新闻突发事件的能力
高校一旦发生突发事件,会迅速引起学生的关注,如果学生不能及时、准确、有效地发声,很容易引发网络舆情。高校突发事件新闻应对能力的强弱,将直接影响网络舆情的扩散程度和频率。基于此,高校应努力提高突发事件新闻应对能力。
突发事件发生后,新闻应对方式的选择至关重要。在人人都可以随时发声的自媒体时代,选择“冷处理”“封锁”等简单粗暴的方式往往适得其反,容易造成谣言满天飞,刺激舆情产生或导致事态升级。不“封”不“锁”,不等于不作为,也不等于乱发声,而是积极应对问题,讲出实话,讲好话。因此,一支分工细致合理、新闻素养高、业务能力强的突发事件新闻应对团队是关键。这支团队对内能够快速了解事件信息,有效监测信息,准确把握舆情信息点;对外能够合理回应关切,耐心引导舆情,取得同学们的信任,赢得主流社交媒体的支持与配合,为妥善化解突发事件、消除网络舆情、化解危机提供重要支撑。
2.完善网络舆情引导机制
网络是高校突发事件舆情发生的“场所”,要有效应对舆情发生,首先要加强对“场所”的监测与管理。从网络舆情演变过程来看,一般要经历潜伏期、爆发期、发展期、衰退期,因此高校应根据网络舆情的发展规律,建立相应的监测、研判、处置和追踪机制。
一是精准识别让网络舆情监测更加“精准”。一般来说,网络舆情在爆发前都会经历一定的潜伏期,潜伏期是应对网络舆情的最佳时机。在这个阶段,一些学生会发布突发事件的相关信息,但尚未引起太大的关注,影响范围也非常小。高校应建立常态化网络舆情监测机制,采取“人工筛查+网络监测”的模式,全天候24小时进行舆情监测。要敏锐捕捉可能引发舆情的“异质声音”,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处置,牢牢掌握主动权,力争将网络舆情危机遏制在萌芽状态。
二是系统分析,使网络舆情研判更加快捷。经历了潜伏期的网络舆情一旦得不到有效管控,就会进入爆发期。爆发期的网络舆情往往以几何级数蔓延,且受到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难以管控。因此,建立完善的网络舆情研判机制尤为重要。网络舆情研判是指通过对舆情的级别、扩散范围、传播速度、影响后果等进行评估,科学预测网络舆情走势和可能的风险,并在此基础上做好网络舆情应对预案。高校应建立专业的网络舆情研判队伍,随时掌握网络舆情走势,提高网络舆情科学研判能力,制定切实可行的应对策略。
三是有效处置,让网络舆情管控更加“稳”。网络舆情爆发后,会进入发展期,在此阶段,能否引导舆情方向、处置方式如何,将决定舆情是会平息还是会出现新一轮的爆发。因此,高校应建立网络舆情处置机制,及时进行全方位干预。一方面,加强正面引导。通过官方媒体发布正确信息,还原事情真相,及时回应学生关切,引导舆情向正确方向发展。另一方面,发挥“意见领袖”作用。高校领导干部、教师、学生党员、班级骨干等要积极在网上发声51吃瓜 网,纠正不正确的言论。密切关注校园内有网络影响力人士的言论动态,及时沟通,引导其理性发言,发挥舆情稳定器作用。
四是持续跟踪,让网络舆情跟踪更加“真实”。随着时间的推移和高校的正确处理,网络舆情会逐渐降温,曾经炒得沸沸扬扬的事件也会慢慢淡出人们的视线,网络舆情进入衰退期。此时高校仍应保持警惕,谨防再起。事件处理不当,或者新的热点事件的连带影响,都有可能导致原本平静的网络舆情卷土重来。因此,高校应建立完善的网络舆情跟踪机制。密切关注网络舆情后续发展,及时处理可能再次引发“二次危机”的因素,促进网络舆情平稳衰退。
3.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
信息技术监控固然重要,但再强大的制度也会有漏洞,单纯靠“封杀”无法从源头解决舆情问题,加强大学生网络行为规范的思想教育也十分必要。
一是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战场作用。把大学生网络伦理教育纳入日常教学内容。以思政课为重点,把网络伦理教育与思政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案例分析、故事讲述、情境体验等方式让学生认识到网络不是“道德真空区”。引导学生克制情绪、明辨是非、理性说话、面对突发事件自律,做好自己的“守门人”。
二是充分发挥校园文化活动的教育功能。注重发挥校园文化活动对提高学生网络道德修养的作用。利用校园广播、报纸宣传栏、横幅、电子屏等载体,向学生传播文明理性的网络道德。通过讲座、知识竞赛、党团活动等形式,向学生宣传网络文明行为规范,结合典型案例,普及网络法律法规,营造健康积极向上的网络环境和良好氛围。
三是充分发挥制度对大学生网络行为的约束力。制定学生能理解、能接受、能自觉遵守的网络舆情管理与应对制度。充分宣传制度内容,让学生了解校园网络生活规则,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树立网络生活的底线思维。同时,对违反相关制度规定的行为,及时依法合理处理,减少二次舆情发生,实现科学管理。
【本文为天津市教委科研项目《高校网络舆情事件应对决策模型构建研究》(项目编号:2022SK126)的研究成果】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