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世界中的犯罪数量远远超过影视剧中犯罪的总和,其离奇程度甚至超出了最有想象力的编剧的想象。
比如最近的英国集装箱走私案、大连未成年少女杀人案等都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即将播出的《六欲》也是改编自真实案件。小时候时光最害怕、最期待的节目就是各种大案纪录片节目,惊险程度丝毫不逊于恐怖电影。
相比于那些热闹华丽的动作片、悬疑侦探片、掩盖真相的悬疑片,根据真实案件改编的电影或许没有那么强的商业属性和热度,但基于现实的创作基因,却让其拥有了独特的质感。
今天跟大家聊聊那些根据真实罪案改编的华语电影,它们的风格、题材、案件属性各不相同,但在这些影片的背后,却真实地记录着我们不熟悉的生活角落。
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1991)
影片取材于1961年台北市发生的真实事件。6月15日晚间10时左右,16岁的太保组织“碧玉帮”成员毛武尾随其心上人刘敏到牯岭街7巷尾,企图挽回已爱上他人的刘敏。遭到拒绝后,毛武持尖刀刺向15岁的刘敏五刀,致其倒在血泊中。
巡警赶到后,毛武冒充刘敏哥哥,刘敏被送往医院后死亡,警方在审讯过程中发现毛武反应异常,且露出破绽,遂立即将其抓获。
作为国民党当局移台后第一起少年杀人案,牯岭街案震惊全台。经过漫长的庭审,毛武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上诉至高等法院后减刑为7年。但检察官不予受理上诉,最高法院发回重审,最终改刑为10年。
1960年代初,《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引起整个台湾社会的关注,也给当时14岁的杨德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多年后,人到中年的他回想起童年的记忆,参与编剧、导演了这部巨作。
全片在台北实地拍摄,耗资2700万台币,共处理、修改、重建了92个场景,包括当时还是少年的张震等一大批年轻演员,编织出数百个紧密相连的人物关系网,最终成片长达4小时,是一部1960年代台湾面貌的史诗。
影片以戏剧手法完整呈现风柜案的来龙去脉,庞大的制作规模与细致的时代感,反映出杨德昌对成长经历的深厚感受,也提升了影片的艺术成就,是台湾电影不可不提的经典。
《疯狂寒冷》(1996)
影片的开场白是这样的:“这是一个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故事。1994年6月20日,夏至的前一天,一个年轻人自杀,以完成他短暂的行为艺术的最后一件作品。没有人能说出他的动机和目的。唯一值得怀疑的是,死亡的代价对于一件艺术作品来说是否太大了。”
青年先锋艺术家齐磊计划在四个节气内,为自己举办四场不同的“葬礼”,在夏至最后一天,用自己的体温融化一块巨大的冰块,结束自己的生命。
此举引起众多媒体和同事的关注,也遭到女友和朋友的强烈反对。但他们不知道的是,单纯的齐磊被虚伪的导师利用,最终成为了受害者。影片也完成了对艺术盲目追求的深刻讽刺。
齐磊的原型是中央戏剧学院1988级的学生,在家门后上吊自杀。
导演王小帅广泛采访了齐磊原型的好友,但因其家人拒绝与其交谈,无法全面了解事件真相,只能用半纪实半叙事的方式,解读这部看似扑朔迷离的死亡艺术的真实面目。
由于影片题材前卫、敏感,导演栏目无人署名。影片上映后,以齐磊为原型的一位校友发文称,王小帅借艺术之名扭曲事实,误导大众对事件的理解。无论如何,对于观众来说,真相已经无人知晓。
值得一提的是,片中饰演齐磊的贾宏声于2010年7月5日下午坠楼身亡,终年43岁。银幕上,现实与艺术看似泾渭分明51今日必吃大瓜FUN,却最终走到了一起。
黑金(1997)
台湾电子游戏业老大周朝贤,为当选“立委”,曾贿赂国民党要员,但被调查局揭发后身败名裂。
《黑金》是麦当雄电影公司出品的最后一部作品,依然是麦氏兄弟最擅长的黑帮题材电影,这次他们直面台湾政坛的黑暗,以几起备受关注的黑金事件为蓝本,打造了一部非同凡响的黑帮史诗。
周朝先是黑帮头目,一手遮天,敛财纳贿,贿赂政客,竞选立法院,洗白自己的身份。梁家辉把周朝先这个从底层爬起来的黑帮老大刻画得惟妙惟肖,据说他专门为这个角色写了十万字的传记。
作为二人的另一半,刘德华饰演的调查员方国辉,只是一个冷酷的私人英雄,个人电影生涯并不突出,无法与梁家辉的表现相比。
说到《黑金》,就绕不开片中人物的原型。
据称,梁朝伟饰演的周朝贤,是曾称霸台湾的“黑帮教父”罗富洙和“电玩大王”周任深的后代;因打击黑钱而被迫下台的司法部长的经历与马英九如出一辙,片中还描写了他热爱跑步;至于江湖骗子宋妙天法师,毫无疑问,他就是曾因诈骗罪被起诉的宗教领袖宋启立。
此外,方国辉饰演检察官侯宽仁,女记者凌菲饰演世纪初深陷“性爱录像带风波”的曲美凤,片中大规模的出租车冲突事件均发生在台湾。
《黑金》并非只是对一些明星的影射,而是当时黑金政治统治下台湾社会缩影的真实写照。对于曾经红极一时的麦家班来说,《黑金》堪称是其最后代表作。
盲井(2003)
2003年,王宝强主演的电影《盲井》荣获第53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银熊奖。该片改编自著名作家刘庆邦的小说《神木》,小说中的故事源于一个真实的案件——1998年震惊全国的“8.25”特大连环杀人案。
该案涉及60余人,他们合谋将无家可归者、智障者骗入煤矿工作,并在矿井内将其杀害,然后伪造事故,冒充死者亲属,骗取煤矿抚恤金,自1995年至案发,共杀害百余人,骗取现金200余万元。
直到一名团伙成员因盗窃被抓,真相才被揭开。据说,在地处陕南山区的汉阴县汉阳镇,这种“生意”已有20多年的历史。可想而知,还有不少类似的犯罪团伙至今逍遥法外。
影片改变了现实中的结局,其中一名犯罪团伙成员对一个小男孩产生了同情,最终因观点分歧而导致犯罪分子自相残杀。身兼编剧和导演的李阳将影片的纪实性发挥到了极致,从矿区的布景到矿工们的日常生活,一切都是经过长期调研和细致打磨的结果。
在摄像机捕捉到的随处可见的黑煤的单调世界里,矿工们想尽一切办法寻欢作乐,喝酒、打牌、洗澡、开低级玩笑、找妓女发泄最原始的欲望,炖羊肉做“羊肉养生汤”。
那些脸色黑得像煤、胡子拉碴、满口粗话的人物并非真正的矿工,他们很多都是专业演员,在深刻体验过矿工生活后,才能将中国底层工人的生活方式和扭曲的价值观最生动地呈现在大银幕上。
天狗 (2006)
《天狗》改编自作家张平根据真实案件创作的小说《凶手》。
凌晨,护林员李天狗开枪打死了孔家三兄弟,公安老王进村调查此案,在解开案件谜团的过程中,他终于了解了案件的真相——为了守护国家的森林,残疾军人与村里的恶势力展开殊死搏斗,最终用生命维护了正义。
据说,影片主人公的原型是山西吕梁山的一名护林员,名叫李天狗。不过,他并没有像电影里那样成为植物人,而是被判入狱。
也有人表示,张平出于对英雄的尊重,没有透露自己的名字。张平曾说:“这部电影是对我作品最真实的诠释,也是最能体现我作品初衷的电影。”
很多看过原著小说的观众,都会觉得电影的批判力不如小说强,尤其是对地方官员“清官破案”式的描写,也在最后留下了亮眼的正能量尾巴。
这也是大银幕艺术必须遵循的潜规则。按照社会常识,现实生活中的天狗案应该更接近小说中的描述。但无论是小说还是电影,天狗最终都选择了暴力,这已经让影片的批判主题显而易见。
当今农村盗伐打击的艰难,人性的短视、贪婪、堕落,恶势力的滋生,社会道德的下滑,都是小说、荧幕、现实中存在的老大难问题。
天狗想尽一切办法,但唯有以暴制暴,自我牺牲,才能引起社会的警醒。无论在文学作品中,还是在现实中,都足以引发人们对这个国家、这个时代的反思。
盲山(2007)
22岁的女大学生白雪梅在找工作时认识了叫胡晓晓的女孩,在金钱的诱惑下,她和胡晓晓一起坐车到山区收购中药材,却被卖到一个小山村,成了一个40多岁农民的媳妇。
不肯屈服的白雪梅被强奸、殴打、虐待,她不断寻找逃跑的机会,但在这个封闭愚昧的山村里,她找不到任何愿意帮助她的人。
《盲山》的故事取材于一个真实的被拐女孩郑秀丽,她叫郑秀丽,东北农村人,曾在珠海打工,1994年被骗到广东省罗定市升江花坪村,成为49岁农民郭美南的妻子。
她起初拒绝,但郭某在哥哥嫂子的帮助下强奸了她。逃跑无望,派出所也拒绝帮助。随着家庭矛盾的加剧,郑秀丽将一杯硫酸泼在了哥哥嫂子的两个孩子身上,并打伤了另外五名小学生。她最终因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
如同李阳导演的前作《盲井》,影片强调的是平淡与呆板,没有音乐的铺垫,镜头的晃动也像一部纪录片。
李阳说,因为自己一直反对“穷山恶水出不羁人”的说法,所以刻意没有选择陕北、荒山、不羁人这样的形象,在高度冷静的叙事手法下,观众能够客观地形成自发的情绪。
为了创作这部影片,李阳采访了大量人贩子、警察、被拐妇女、买女家庭等,除了白雪梅以外,影片中的主角大多是多个原型的组合。
影片中所有细节均来自导演长时间细致的调查采访,真实到令人不寒而栗。观众可以清晰看到女大学生心理崩溃的全过程,并解答了一些关于拐卖现象的常见问题:她们为什么不抗争到底,为什么逃脱和获救如此困难。
“侦探”(2007)
2001年3月14日,警员梁承恩被杀,其配枪失踪。同年12月5日,有人再用这支鬼枪行劫。2006年3月17日,西九龙区发生凶杀案,巡逻警员曾国衡、冼家强及在职警员徐宝高被杀。
警方核实,先某面部中弹一次,曾某面部中弹一次,大腿中弹一次,三颗子弹均从徐步高手中的枪中射出。这把枪正是警方寻找了五年的鬼枪。然而徐步高从背后袭击曾某和先某,在曾某头部中弹后,徐步高却能准确连续开枪五次,将徐步高击毙。
而且,当警方赶到案发现场时,曾某的警枪居然牢牢地插在枪套里,这起灵异事件,也成为了香港的一个未解之谜。
影片受“尖沙咀枪击案”影响较大,大肆渲染多重性格,呈现出十分精彩的原创设定。刘德华饰演的陈桂斌是一位性格古怪的警员,身兼侦探和“通灵者”双重身份,办案技巧高超,一眼就能看透嫌疑人内心的“鬼”。
所谓“鬼”其实是犯罪嫌疑人的隐藏性格,杜琪峰和韦家辉创造性地利用多个角色刻画多重性格。
在陈桂斌的眼中,犯罪嫌疑人化身为七个人,分别代表着狡猾、残暴、懦弱、贪婪等人性特征,他们之间的纠葛也体现在“鬼”们争吵、互相撕扯的直观行为中,让观众直观地了解到犯罪嫌疑人的心理矛盾。
影片结尾高志伟的换枪动作为真实案件提供了答案,但仍不足以完全揭开案件的谜底,也有力地说明了生活的真相往往比虚构的艺术更加离奇。
“危险时刻”(2008)
电影《危险时刻》改编自齐齐哈尔市连环爆炸敲诈勒索案。
案件嫌疑人名叫顾树昆,原是萨拉贝尔酒店的领班,因促销问题与酒店老板产生怨恨,一气之下辞职。
失业后,为了报复,顾书坤找到曾在同一家工厂上班的何景新,二人合谋利用顾书坤熟悉地形的优势,在酒店埋设定时炸弹,用炸弹向老板勒索60万元。
但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还没等他们拨打赎金电话,一名细心的工作人员就发现了天然气管道上安装的爆炸装置,并立即报警。经过5天的侦查,齐齐哈尔市公安局将这两人抓获。
原本案件惊心动魄,颇具现实荒诞感,经过高群书的戏剧化处理后,充满商业卖点,成为一部致敬平民英雄的作品。
片中在排雷行动中遭遇爆炸而受重伤的老余,是以齐齐哈尔市公安干警余尚清为原型,他在拆除炸弹时也遭遇爆炸,失去了一根手指和一只眼睛,下身神经彻底坏死。
影片氛围紧张扣人心弦,注重悬疑效果,从头到尾充满幽默感。影片中有数个长达数分钟的长镜头,大量启用非专业演员,最后的拆弹戏更是动用了数百名警察、武警和消防车的配合,形成了一部商业性、纪实性极强的警匪巨作。
影片结尾回顾案件的“新闻”,不仅引用了爆炸案真正嫌疑人的名字和作案动机,还根据影片情节进行更改,显得真真假假。
天水围夜雾 (2009)
许鞍华执导的电影重现了2004年震惊香港的天水围一家四口惨案,一名男子残忍地杀害了他的妻子和两个女儿,然后自杀。
金淑英来港与丈夫女儿团聚不久,丈夫多次以生命威胁她,甚至买刀藏于床下。她多次向社工求助,未能入住庇护中心。她回内地寻找妹妹,但在丈夫威胁下被迫回国。
她曾与丈夫争吵过多次,也多次请求警方介入,但最终仍无果。
2004年4月11日中午,金淑英到天水围警署报案,值班警长判断无即时危险,并未派警员陪同金淑英回家。晚上7时接报,警员及消防员破门而入,金淑英及两个女儿被刺身亡。12天后,其丈夫也在医院去世。
许鞍华没有把《夜与雾》拍成一部充满暴力、迎合感官刺激的商业电影,她选择在画面和配乐上都保持一种平静的基调,避免观众对剧情和人物产生过多的情感。
她采用了类似《公民凯恩》的手法,通过倒叙和多视角,层层拼凑事件的真相。这个真相是真的吗?其实并不重要。
透过影片,观众清晰地看到香港社会制度的种种弊端,包括漫不经心的社工、看似善良却缺乏执行力的区议员、“鼓励”穷人懒惰和贪婪的综合社会保障援助分配制度、淡化家庭暴力的警察,以及对内地人有形和无形的歧视。
许鞍华以这一片片的全貌告诉我们,香港在现代化、繁华的表象之下,还隐藏着许多不能被光看到的阴暗面。
金钱帝国 (2009)
英国统治香港期间,警队贪污受贿是公开的秘密。1963年至1973年,香港警察贪污的金额当时高达100亿,约等于2009年《金钱帝国》上映时的5000亿。随着廉政公署的成立,形势突变,庞大的金钱帝国逐渐瓦解。
本片是王晶收敛了戏谑笑脸的转型之作,讲述的是香港腐败帝国的故事,却没有放弃搞笑的习惯,依然靠十几二十年前的低俗笑料取胜。故事讲述的肤浅,老演员的演技没有施展的空间,也弱化了反腐主题,让史诗气质荡然无存。不过影片也有其可取之处,基于真实历史的创作模式,让几乎所有角色都有原型。
片中李乐恭一角,即是香港当时四大探长之首的雷乐,入警十九年,成为港九总华人督察,权势显赫,黑白两界皆有掌管。
陈惜九是影片的核心人物,他被环境所迫,成为李乐功的帮凶,由于其原型曾启荣是曾志伟的父亲,王晶在结尾处让这个角色改过自新。
祝由仔这个角色游走于黑白世界之间,负责给李乐公收保护费,据王静介绍,这个角色综合了五六个人的特点。
电影中陷入人生彻底失败后投奔廉政公署开始新生活的霍麒麟一角,是以一名洋侦探为原型,身为混血儿的黄秋生在血缘关系上也十分符合原型,而这名男子连开五枪自杀的神秘案件,也被王晶用在了电影中。
另外,少年侦探韩志邦、女老板Rose等都是历史上存在过的,可见王晶在考证史实方面下了不少功夫。
重庆日照(2010)
《日照重庆》取材于重庆发生的一起真实超市凶杀案,故事讲述一位名叫林全海的船长长期漂泊在海上,因忙于工作而忽视了家人,下海归来后得知自己十三年未见的儿子林波半年前因抢劫被警方枪杀。
林全海匆忙离开目前居住的日照,返回曾经生活过的城市重庆,开始逐一走访劫机事件的相关人员,追查真相。
王学圻是整部剧的主角,队长的职业让他的严肃、干练、隐忍令人信服,在与每一位受访者的对话中,他的父亲形象愈发饱满。
随着事件的串联,小林作为一个精神世界虚无的问题少年的形象逐渐完整,他的父亲也从一个不负责任的男人变成了一个真正的父亲。
本片的故事完全可以拍成一部比较商业化的悬疑片或者侦探片,但王小帅的处理非常艺术化。不过作为“城市三部曲”的终结篇,《日照重庆》相比前两部作品,商业成分要重得多,也更受主流观众的喜爱。
但剧情有些模糊,比如林全海为何抛弃家人和儿子,却执着追查儿子的死因,并没有给出足够的交代;小林的作案动机,也只是模糊地提到是因恋爱而起。
某种程度上,父亲苦苦寻找、观众期盼的真相缺失了,但尽管存在一些不足,影片依然被不少影迷誉为今年最好的华语电影之一。
《黑煤薄冰》(2014)
刁亦男表示,该片的创作灵感来源于一个真实的诡异案件:“当时中国有很多这样的案件,一个人本以为已经死了,但实际上他还活着,在暗中监视着家人的生活。”
现实生活中有两起案例与电影情节最为接近。
一是南京大学分尸案,两起案件作案手法极其相似,都是将尸体抛尸全国,都发生在上世纪90年代末,两起案件的杀人动机也十分相似,都是因为极度的爱而起。
另一个案件原型是佘祥林杀妻案。
2005年3月28日,湖北省京山县雁门口镇居民张在玉突然回家,令当地村民十分震惊,因为11年前,该镇一处水塘里发现一具女尸,疑为她的尸体,其丈夫佘祥林因谋杀妻子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
2005年4月13日,审判长宣布佘祥林谋杀罪名不成立,将其释放。
影片结合两起案件,男主角张自力是东北某小城的警察,无意中卷入一桩分尸案的调查,同事被杀,自己也受了伤,从此过上了贫困的生活。
五年后,他再次调查两起雪地抛尸案,两人都爱上了洗衣店的女工吴志珍,张自力开始频繁去洗衣店接触吴志珍,这个拥有致命吸引力的女人逐渐将他带入了神秘而危险的境地。
尽管《白日焰火》充斥着暴力、阴谋等商业玄机元素,但《白日焰火》依然散发着浓厚的文艺气息。
凶手用残缺的尸体作为掩护,被部分观众批评为模仿日韩悬疑片,但这一手法并不够新颖,反而为影片增添了真实感,片尾白天绽放的绚烂烟花更是将这种真实感推向了荒诞。
亲爱的 (2014)
《亲爱的》与真实案件高度吻合。
2008年3月25日19时许,彭高峰的儿子彭文乐被人带走,原本幸福的家庭濒临崩溃。为了寻找儿子,彭高峰想尽一切办法,历尽千辛万苦,还在网上开设博客,记录自己三年寻子历程的每一步。
2011年2月1日,彭高峰接到一名大学生的电话,看到了他发来的乐乐的照片。2011年2月6日,在警方成功解救后,父子俩终于团聚。
陈可辛看到关于这个故事的纪录片后深受感动,当即决定将其搬上银幕,并尽力从真实事件中提取所有细节。
影片同样以深圳为背景,男主角的工作也是经营超市。鹏鹏也趁父母不注意被绑架,被强行带走。警方也根据街头摄像头的画面,确定了人贩子的下落。
影片还做了一些艺术处理,如安排一对富裕夫妇成立走失儿童父母互助组织,互相鼓励支持,共同寻找儿子。
张译饰演的韩德忠也有原型叫孙海洋,影片中田文俊一家为鹏鹏办生日宴,同样是寻子父亲的韩德忠默默离开,躲在门后哭泣。
孙海洋说,这部电影完全捕捉到了自己当时的心情,黄渤、赵薇、郝蕾、张译、佟大为等全明星阵容的演绎极为精湛,堪称年度催泪大戏,尤其是赵薇,素颜出镜,一身土气装,一头凌乱的短发,说着一口安徽话,演技让人眼前一亮。
解救吴先生 (2015)
春节期间的一个晚上,香港明星吴先生刚从酒吧出来,就被张华为首的一伙人绑架到了北京郊区。
一方面他和另一名人质小窦与绑匪斗智斗勇,另一方面刑警杏峰、曹刚也想尽办法突破张华的心理防线,在约定的击毙人质时间即将到来时,人质被成功解救。
《解救吴先生》的故事取材于片中饰演刑警队长曹刚的吴若甫的亲身经历。
2004年,Wu Ruofu被Wang Lihua带走,后者被伪装成警察,然后绑架者开始打电话,并要求赎金200万人,因为犯罪分子逮捕了犯罪嫌疑人,他们与他作战,并最终发现了其他犯罪分子22个小时的藏身之处。
这部电影的真实情况的恢复速率超过70%,这在国内电影中很少见。
“拯救吴先生”是基于真实的故事。
这部电影似乎是故意使每日,简单和现实的事物,而没有视觉效果,风景和更激烈的渲染,使观众交替探索两个线索,并担心如何营救Wu先生。
审讯室的细节,逮捕和手铐等,使观众更接近现实生活。
还有哪些主要的纪录片给您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留言,告诉所有人!
-结尾-
暂无评论内容